上海落户留学生网上报名

上海落户留学生网上报名主要通过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简称“上海人社局”)的“一网通办”平台进行。符合条件的留学回国人员可通过以下步骤完成网上申报:

  1. 确认落户资格
    申请者需为在国外正规高校取得学士及以上学位的留学生,且毕业院校在教育部认可名单内。回国后首次在上海就业,与本市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和个人所得税。一般要求留学期间境外停留满180天以上,且所学专业与岗位相关。

  2. 准备申请材料
    包括:国(境)外学历学位证书、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护照及签证记录、劳动合同、单位营业执照、个人身份证、户口本、上海市居住证(如有)等电子版材料。

  3. 登录“一网通办”平台
    进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http://rsj.sh.gov.cn),点击“上海人社网上办事”或直接访问“一网通办”平台(https://zwdt.sh.gov.cn),注册并实名认证个人账号。

  4. 选择申报入口
    在“政务服务”栏目中搜索“留学回国人员申办上海常住户口”,选择对应事项,点击“立即办理”。根据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等,并上传所需材料。

  5. 单位审核与提交
    申请需由用人单位在系统中进行单位注册并提交审核。单位人事专员需先完成法人一证通或电子营业执照认证,确认申请信息并在线提交至人社部门。

  6. 等待审核
    提交后,人社部门将在15-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审核过程中可能需补充材料,申请人需及时查看系统通知。审核通过后,将收到《受理通知书》和后续调档、落户办理指引。

  7. 办理落户手续
    审核通过后,按通知要求调取个人档案、办理户口迁移证(非沪籍)或户口登记手续,最后至公安派出所完成落户。

注意事项:

  • 确保社保和个税缴纳单位一致,且符合当前基数要求。
  • 留意政策更新,如重点机构人才、世界排名前50院校毕业生等可享受更宽松政策。
  • 建议提前咨询单位人事部门或拨打上海人社服务热线12333获取帮助。

整个流程以线上为主,高效便捷,建议尽早准备材料并提交申请。

“上海落户留学生网上报名”相关资讯
QS前500大学名单与上海留学生落户政策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上海市留学生落户政策,重点探讨QS世界大学排名前500名在其中的关键作用。文章从政策背景、QS排名体系解读、名单分析、落户流程指南、成功案例分享及职业发展建议等方面全面阐述,旨在为有意在上海发展的留学生提供实用参考。
上海留学生落户政策详解:学历、学校排名与落户路径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上海针对留学生的落户政策,涵盖学历要求、学校排名标准、主流落户路径、申请流程及常见问题,帮助留学生更好地了解并顺利落户上海。
应届生落户上海后是否影响考研报名?
本文深入分析了应届生在落户上海后对考研报名的影响,重点探讨了报名地点选择、档案管理流程以及相关政策规定。文章指出,落户本身不会直接影响考研报名资格,但在实际操作中需注意户籍与学籍信息的匹配、档案调转等细节问题。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解析:从学历、学校排名到落户流程全攻略
随着上海对海外人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回国并在上海落户。本文从现象引入出发,深入解析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政策要点,包括学历门槛、学校排名要求、主流落户路径及具体操作流程,旨在为有意落户上海的留学生提供全面指导。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详解:学历、QPS排名与落户流程全解析
本文全面解析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政策要点,涵盖学历要求、QPS世界大学排名限制、落户路径及详细流程,帮助有意在上海发展的海外留学人员更好地了解和准备相关手续。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解析:趋势、学历、排名、路径与流程全攻略
本文全面解析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最新政策,涵盖当前趋势、学历要求、学校排名影响、主流落户路径、完整流程及常见误区,为有意落户上海的留学生提供详尽指导。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解读与实用指南
本文全面解析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政策要点,涵盖落户意义、学历要求、学校排名、落户路径、流程步骤及常见问题,为有意在上海发展的留学生提供实用指导。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详解与实用指南
随着上海国际化程度的提升,越来越多留学生选择落户上海。本文详细解析留学生落户的学历要求、QPS排名影响、落户路径、具体流程及实用建议,帮助留学生全面了解并顺利通过落户申请。
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详解与申请指南
本文全面解析留学生落户上海的政策框架,涵盖学历要求、QPS排名作用、落户路径选择、落户流程及注意事项,为有意在上海发展的留学生提供详尽指导。
2025留学生落户上海政策放宽,世界TOP100院校名单新增至191所!
近日,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更新了留学生落户系统中的全球前 100 院校名单,院校数量从原本的 159 所增加到了191 所。本次更新的院校名单中,除了保留2024年公布的大学名单之外,还新增了多所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