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硝基苯肼是不是易制爆危化品

二硝基苯肼(2,4-二硝基苯肼,英文名:2,4-Dinitrophenylhydrazine,简称DNPH)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常用于化学分析中,特别是作为羰基化合物(如醛、酮)的衍生试剂,用于紫外或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

从危险化学品管理的角度来看,二硝基苯肼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其主要危险特性包括:

  1. 爆炸性:二硝基苯肼含有两个硝基(-NO₂)和一个肼基(-NHNH₂),属于含能有机化合物。在受热、摩擦、撞击或接触明火时,可能发生分解甚至爆炸。干燥状态下的二硝基苯肼对冲击和摩擦较为敏感,因此存在潜在的爆炸风险。

  2. 易制爆化学品管理:根据中国《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名录》(最新版),二硝基苯肼被列为易制爆危险化学品。该名录中明确将“二硝基苯肼”列入管控范围,因其可用于制备爆炸物或在特定条件下自身具有爆炸性,故受到公安和应急管理部门的严格监管。

  3. 其他危险性:二硝基苯肼有毒,可通过吸入、食入或皮肤接触进入人体,对眼睛、皮肤和呼吸道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能对肝、肾造成损害。此外,其燃烧会产生有毒氮氧化物气体。

因此,二硝基苯肼属于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在购买、储存、使用和处置过程中必须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易制爆危险化学品治安管理办法》,实行实名登记、专柜储存、双人双锁管理,并向公安机关备案。

总结:二硝基苯肼不仅是危险化学品,而且被明确列为易制爆品,具有爆炸风险和毒性,必须严格管理,确保安全使用。

“二硝基苯肼是不是易制爆危化品”相关资讯
危化品分类:1.15有机过氧化物
在危化品分类中,1.15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O-O-)的有机化合物,这类物质化学活性高,对热、震动、冲击或摩擦极为敏感,容易发生放热自加速分解,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化学品。有机过氧化物具有以下危险特性:分解爆炸性:有机过氧化物中的过氧键极不稳定,遇热、震动、冲击或摩擦时,极易分解,释放大量热量和气体,导致爆炸。其危险性和危害性较其他氧化剂更大。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不仅易分解爆炸,
危化品分类:1.6易燃液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易燃液体(通常归类为第3类危险品,但若按问题中提到的“1.6”编号体系可能存在特定标准差异,以下按常规分类解释)是指在其闪点温度(闭杯试验闪点通常不高于60℃,不同标准略有差异)时放出易燃蒸气的液体或液体混合物。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与范围闪点:是衡量液体火灾爆炸危险性的重要指标,指可燃性液体加热到它的蒸气和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与火焰接触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越低,燃爆危险
危化品分类:1.7易燃固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1.7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者有毒气体的固体物质。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分类与级别易燃固体按燃点的高低、燃烧的难易程度和猛烈程度以及放出气体毒性的大小分为两个级别:一级易燃固体:二级易燃固体:危险特性易燃性:爆炸性:热分解性:对摩擦、撞击、震动的敏感性:毒害性:遇湿易燃性:自燃性:安全措施储存:运输:使用:应急处理
危化品分类:1.3易燃气溶胶
在危化品分类中,1.3易燃气溶胶是指含有易燃成分的气溶胶产品,这类产品因具有易燃特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火灾和爆炸风险。以下是对易燃气溶胶的详细解释:一、定义与特性定义:易燃气溶胶是指那些含有易燃成分(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或易燃气体)的气溶胶喷雾罐。这些气溶胶喷雾罐通常由金属、玻璃或塑料制成,内装强制压缩、液化或溶解的气体,并配有释放装置,可使所装物质喷射出来,形成在气体中悬浮的固
危化品分类:1.1爆炸物
在危化品分类中,1.1爆炸物指的是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这类爆炸物一旦被引爆,其爆炸能量会迅速传播,导致整个物品或物质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剧烈爆炸,对周围环境、人员和设施造成严重破坏。1.1爆炸物的特点:整体爆炸性:爆炸时,整个物质或物品会同时参与爆炸反应,释放出巨大的能量。破坏性强:爆炸产生的冲击波、高温和飞散物会对周围目标造成广泛破坏。敏感度高:这类爆炸物通常对摩擦、撞击、热源或静电等外界
硝酸铵:从农业到爆炸的双刃剑及其安全管理路径
本文围绕硝酸铵这一具有广泛应用但潜在危险性的化学物质展开,系统分析其在农业和工业中的用途、储存与运输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以2020年黎巴嫩贝鲁特港口爆炸事件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硝酸铵引发重大安全事故的机理与后果。文章最后提出建立硝酸铵全流程监管体系的政策建议,旨在提升危化品管理水平,防范类似悲剧再次发生。
危化品分类:1.12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
在危化品分类中,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属于第4.3类危险品,这类物质在接触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释放出易燃气体,并可能引发燃烧或爆炸。以下是对其详细解释:定义根据《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 第13部分: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和混合物》(GB 30000.13-2013),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或混合物是指通过与水作用,容易具有自燃性或放出危险数量的易燃气体的固态或液态物质和混合物。分类标准依据联
危化品分类:1.2易燃气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1.2易燃气体属于第2类——气体的细分项,具体指那些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气体。这类气体在运输、储存或使用过程中,若发生泄漏或不当操作,可能因气体迅速扩散、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性混合物,并在遇到点火源时引发燃烧或爆炸,从而产生抛射效应,但通常不会导致整体性的剧烈爆炸。1.2易燃气体的特性易燃性:这类气体与空气混合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可燃范围)遇明火、高温或静电火花等点火源时
危化品分类:1.10自燃固体
在危化品分类中,自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这类物品根据自燃的难易程度和危险性大小,通常进一步细分为一级自燃物品和二级自燃物品,其中1.10 自燃固体可理解为对自燃固体这一类别中特定危险性等级的标识(具体编号可能因分类标准不同而有所差异,但核心概念一致)。特性自燃性:自燃固体具有较低的自燃点,在空气中能自发进行氧化反应,释放热量。当热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达
危化品的定义是什么?
本文详细介绍了危化品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分类及常见例子。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危险特性,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危化品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