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灭火器算危化品
二氧化碳灭火器本身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危化品),但其内部充装的液态二氧化碳在特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在管理和运输过程中需遵循相关安全规定。
根据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及相关法规,二氧化碳(CO₂)未被列入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危险化学品”范畴。二氧化碳本身无毒、不燃,化学性质稳定,属于常见的惰性气体。因此,作为灭火剂使用的二氧化碳不被归类为危化品。
然而,二氧化碳灭火器是一种高压容器,内部储存的是高压液态二氧化碳,工作压力通常在5.7MPa左右(20℃时)。由于其高压特性,若使用、储存或运输不当,存在物理爆炸风险,因此被归入“压力容器”或“危险货物”管理范畴。根据《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属于第2类危险货物,二氧化碳属于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在运输过程中需按危险货物相关规定进行管理。
此外,在密闭空间大量释放二氧化碳可能导致缺氧窒息,因此在使用时需注意通风,避免人员窒息风险。这也体现了其在特定场景下的潜在危害。
综上所述,二氧化碳灭火器本身不被定义为危险化学品,但由于其高压特性和作为压缩气体的属性,在运输、储存和使用中仍需按照相关安全规范进行管理,特别是作为压力容器和危险货物对待。单位在采购、存放和使用时应遵守《气瓶安全技术规程》《消防产品监督管理规定》等法规,确保安全。
因此,虽然二氧化碳灭火器不算危化品,但不可忽视其潜在的安全风险,应规范管理,确保使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