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一乙烯基吡咯烷酮是不是危化品

N-乙烯基吡咯烷酮(N-Vinylpyrrolidone,简称NVP)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广泛用于合成聚合物,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在医药、化妆品、涂料和粘合剂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根据中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及相关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N-乙烯基吡咯烷酮属于危险化学品。其主要危险特性如下:

  1. 易燃性:NVP为可燃液体,闪点约为85°C(闭杯),属于丙类易燃液体。在高温或明火条件下可能引发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2. 反应活性高:NVP分子中含有乙烯基,具有较强聚合倾向,尤其在受热、光照或存在自由基引发剂的情况下,可能发生剧烈聚合反应,导致温度和压力急剧升高,存在爆炸风险。因此,通常需添加阻聚剂(如氢醌或MEHQ)以稳定储存。

  3. 健康危害:NVP对皮肤、眼睛和呼吸道具有刺激性。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引起过敏反应或皮炎。动物实验显示其具有一定毒性,可能对生殖系统产生影响,但对人体的致癌性尚无明确结论。

  4.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水生生物有一定毒性,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

在运输和储存方面,NVP应远离热源、火源和强氧化剂,存放在阴凉、通风处,并保持容器密封。运输时需按照危险化学品相关规定执行,通常归类为第9类杂项危险物质(UN编号:3082或根据具体形态分类)。

综上所述,N-乙烯基吡咯烷酮因其易燃性、高反应活性及潜在健康危害,被认定为危险化学品,使用和管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危险化学品的安全规范。

“N一乙烯基吡咯烷酮是不是危化品”相关资讯
环氧乙烷的安全管理与技术展望
环氧乙烷作为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医疗灭菌和化工合成领域。然而,其易燃易爆的特性对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提出了极高的安全要求。本文从行业背景出发,深入分析环氧乙烷的稳定性问题,探讨运输过程中的关键控制措施,并提出企业应如何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以保障安全生产。最后,文章展望未来在技术改进方面的可能方向。
环氧乙烷安全管理与技术创新:从应用到未来展望
本文围绕环氧乙烷在医疗灭菌中的关键作用展开,深入探讨其在储存、运输及管理过程中的技术要点与安全要求。文章通过分析低温储存与防爆设施的配置、运输途中的气体浓度监测机制、以及某企业成功规避泄漏事故的案例,全面展示环氧乙烷的安全管理体系,并进一步展望智能化监控系统在未来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危险化学品的生产与安全管理:行业背景、流程及社会影响分析
危险化学品在现代化工行业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广泛应用于能源、医药、农业等多个领域。然而,其生产过程复杂且存在较高风险,一旦管理不当可能引发严重安全事故。本文以聚氯乙烯(PVC)为例,详细阐述其生产工艺流程,并探讨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最后分析化学品事故对社会的潜在影响。
危化品的定义是什么?
本文详细介绍了危化品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分类及常见例子。通过分析不同类型的危险特性,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危化品在工业生产与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及其潜在风险。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是企业在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活动前必须取得的法定资质,由应急管理部门颁发。本文详细介绍了该许可证的基本定义、颁发机构以及需要申请的具体情形。
什么是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是国家对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活动的企业实施监管的重要手段。本文将详细介绍该许可证的定义、作用以及申请的基本要求,帮助读者全面理解其在安全生产和公共安全保障中的重要性。
如何判断某种化学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判断某种化学品是否属于危险化学品,包括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标准、常用查询工具如《危险化学品目录》以及实际操作中的识别方法。通过本文,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危险化学品的判定流程和相关法规要求。
丙酮的多领域应用与安全管理:从储存到事故反思
丙酮作为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涂料等领域的基础化学品,其用途涵盖溶剂、合成中间体等多个方面。然而,由于其高度易燃特性,在储存、运输及使用过程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本文从丙酮的基本用途出发,系统阐述其在工业中的关键作用,并深入探讨其防火储存要求、合规运输规范,结合一起典型丙酮仓库火灾事故进行分析,最后提出针对丙酮使用单位的安全管理建议。
危险化学品:必须存在还是可以替代?
危险化学品在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其带来的环境破坏、安全事故和健康威胁也日益凸显。本文从多个角度探讨危险化学品是否必须存在,分析其正面价值与负面代价,并展望绿色化学等替代路径的发展前景。
进口危化品在国内销售是否需要许可证?——从进出口视角解析合规路径
本文从进出口监管视角出发,系统分析进口危险化学品在国内销售是否需要经营许可证的问题。文章指出,即便完成海关报关,进口危化品仍需取得国内经营许可方可合法销售,并强调中文标签与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的合规准备是关键环节。最终明确:进口不等于豁免,所有危化品在国内流通必须遵守统一的安全监管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