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备案是中国企业或个人在进行境外投资时需履行的审批或备案程序,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商务主管部门(MOFCOM)及外汇管理局(SAFE)共同监管。备案主体需满足以下基本要求:
-
主体资格合法
备案主体应为依法设立并有效存续的中国企业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包括境内公司、合伙企业、非营利机构等,但个人目前不能直接作为ODI备案主体(通过特殊目的公司返程投资除外)。 -
经营状况良好
主体需具备健全的财务制度,资信良好,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记录。投资主体应具备相应的资金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承担境外投资风险。 -
投资主体层级要求
通常要求为控股公司或母公司直接申报,避免通过多层嵌套或空壳公司规避监管。对于国有企业,还需符合国资监管相关规定。 -
真实合规的投资意图
投资项目应具有真实商业目的,不得以转移资产、洗钱、逃汇等非法目的进行虚假投资。投资领域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境外投资导向。 -
符合负面清单管理
投资行业不得属于国家禁止或限制类领域。根据《境外投资敏感行业目录》,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属限制类,需经核准而非备案;武器制造、跨境水资源开发等为禁止类。 -
境内登记前置要求
主体需已完成工商登记、税务登记,并取得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等相关资质。部分行业还需行业主管部门前置审批。 -
资金来源合规
投资资金应来源合法,需提供银行出具的资金证明或审计报告,不得使用非法集资、借贷资金或违规跨境融资。 -
境外企业关联要求
境外投资标的应为真实运营企业,避免设立无实质业务的空壳公司。若涉及返程投资,需符合外商投资准入规定。
总之,ODI备案主体必须合法、合规、具备投资能力和真实意图,并遵守国家关于境外投资的分级分类管理规定。不同地区(如自贸区)可能有简化流程,建议结合具体项目咨询主管部门或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