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办理ODI备案
中央企业(央企)办理境外直接投资(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备案,需遵循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商务部及外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监管要求。根据现行规定,央企ODI备案流程相对简化,但仍需合规操作。
一、适用政策依据
央企ODI主要依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1号)、《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14年第3号)及外汇管理相关规定。央企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企业,通常由集团总部统一管理境外投资事项,部分重大投资需报国务院或国资委审批。
二、备案/核准权限划分
-
发改委系统:
- 投资额3亿美元以上非敏感类项目:报国家发改委备案。
- 敏感类项目(涉及敏感国家、地区或行业,如军工、媒体等):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国家发改委核准。
- 3亿美元以下非敏感类项目:由央企集团内部审核,实行“事后报告”制度,无需事前备案。
-
商务部门:
- 国家商务部授权央企集团总部对境外投资实行自主管理,多数非敏感项目可由集团备案,无需向商务部单独申请《企业境外投资证书》。但部分情形仍需报商务部备案或核准。
-
外汇登记(外管局):
- 完成发改委和商务程序后,需通过银行办理外汇登记(ODI外汇登记),凭相关备案/核准文件向银行申请购汇及资金汇出。
三、主要材料
- 境外投资备案表或申请报告
- 投资协议或意向书
- 资金来源说明
- 可行性研究报告
- 企业营业执照、董事会决议等
- 涉及并购的需提供尽职调查报告
四、特别提示
- 央企境外投资需符合国家战略、主业方向,严控非主业、高风险投资。
- 所有投资应履行内部决策程序,并纳入国资委境外投资监管信息系统。
- 完成投资后需定期报告项目进展、资金使用及经营情况。
总之,央企ODI备案以集团自主管理为主,重大或敏感项目需报国家部委核准。建议提前与发改委、国资委及外汇银行沟通,确保合规高效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