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odi备案有哪些方式
企业ODI(境外直接投资)备案主要有两种方式:备案管理和核准管理,具体适用方式根据投资主体、投资目的地、投资金额及行业领域等因素确定。
一、备案方式(适用于多数情形)
-
适用范围:
- 中央企业或地方企业投资非敏感类国家/地区、非敏感行业的项目,且中方投资额在3亿美元以下的,实行备案管理。
- 地方企业投资3亿美元及以上、但低于30亿美元的非敏感类项目,由省级发展改革委备案。
- 中央企业及30亿美元以上的非敏感项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
办理流程:
- 企业通过“全国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在线填报信息,提交相关材料(如公司营业执照、投资协议、资金来源说明、董事会决议等)。
- 发改部门审核通过后出具《项目备案通知书》。
- 随后向商务部门申请《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并办理外汇登记。
二、核准方式(适用于特殊情形)
-
适用范围:
- 投资涉及敏感国家或地区(如与我国未建交或发生战乱的国家)。
- 投资涉及敏感行业(如军工、跨境水资源、新闻传媒、重要能源等)。
- 无论投资额大小,均需国家发展改革委核准。
-
办理流程:
- 企业提交项目申请报告及相关附件材料。
- 国家或省级发展改革委组织评估并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
- 获得《项目核准文件》后,再办理商务、外汇等手续。
三、注意事项:
- ODI备案需发改、商务、外汇三大环节协同完成,缺一不可。
- 投资主体应确保资金来源合法,不得虚假出资或洗钱。
- 已备案项目如发生重大变更(如投资主体、金额、地点变动),需履行变更手续。
- 部分地区试点“告知性备案”或“容缺受理”,可加快办理进度。
综上,企业应根据投资性质选择备案或核准路径,提前准备材料,确保合规高效完成ODI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