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公司做odi备案
海外公司进行ODI(境外直接投资)备案,是指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在向境外投资设立公司、并购或增资等行为时,需依法向中国政府主管部门申请备案或核准的制度。虽然“海外公司”本身不属于中国境内主体,但若该海外公司由中国境内自然人或企业控股或实际控制,其返程投资或后续再投资行为仍可能涉及ODI备案。
一、适用对象
ODI备案主要适用于:
- 中国境内企业投资境外项目;
- 中国籍自然人通过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返程投资(如VIE架构);
- 境内主体控制的海外公司进行再投资,若资金来源于境内或涉及境内控制人,可能需追溯合规。
二、主要备案部门
- 商务部门:办理《企业境外投资证书》;
- 发改委:实行核准或备案(视投资金额与行业而定);
- 外汇管理局:办理外汇登记(如ODI外汇登记,银行端操作)。
三、备案流程(以境内企业控股海外公司为例)
- 前期准备:明确投资主体、项目内容、资金来源;
- 发改委备案/核准:投资总额3亿美元以下一般备案,以上或敏感行业需核准;
- 商务部门备案:取得《境外投资证书》;
- 外汇登记:通过银行办理ODI外汇登记,方可汇出资金;
- 后续报告:完成投资后需进行投资经营情况报告。
四、中国籍个人设立海外公司是否需ODI?
目前,国家外汇管理局对境内个人直接境外投资实行严格管制,除个别试点地区(如深圳前海、上海自贸区)允许特定行业外,一般不支持个人ODI备案。因此,许多中国籍个人通过“37号文登记”(《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来合规。
五、37号文登记(适用于个人)
若中国籍个人设立海外公司并计划返程投资境内企业,必须办理37号文登记,否则:
- 无法将资金合规汇回境内;
- 可能面临外汇处罚;
- 影响未来上市或融资合规性。
六、注意事项
- 资金来源需合法,避免洗钱风险;
- 投资领域不得涉及敏感国家或行业(如军事、博彩等);
- 未备案可能导致资金无法出境、企业无法合规上市。
总结
海外公司本身不直接做ODI备案,但若由中国境内主体控制,其境外投资行为需通过境内主体完成ODI或37号文登记。建议在投资前咨询专业机构,确保合规,避免法律与外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