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是指“境外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是中国企业或个人在境外进行投资时需要履行的一项审批或备案程序。关于“ODI是否可以在市里备案”,答案是:视投资主体所在地及投资规模而定,部分ODI项目可以在市级发展改革部门备案,但并非所有情况都适用。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发布的《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第11号令),ODI的管理分为“备案”和“核准”两类,具体由哪一级部门负责,取决于投资主体的注册地、投资金额、投资行业及目的地国家。
-
地方企业且非敏感类项目:
如果投资主体是在某市注册的非中央管理企业(即地方企业),且投资的项目不属于“敏感国家”或“敏感行业”(如涉及军工、能源、基础设施等),同时中方投资额在3亿美元以下,那么该ODI项目可以由省级或设区的市级发展改革部门进行备案。部分城市(如副省级城市、计划单列市或经国家授权的城市)具备备案权限,可以在市发改委办理。 -
3亿美元以上或涉及敏感类项目:
若中方投资额达到或超过3亿美元,或投资涉及敏感国家、地区或行业,则无论企业注册地在哪,都需由国家发改委进行备案或核准,市级无权审批。 -
备案流程:
在具备权限的市发改委备案,企业需提交项目信息报告、投资协议、资金来源说明、企业营业执照等材料。通过备案后,获得《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后续还需在商务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办理相关手续。
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城市都具备ODI备案权限。具体权限由国家发改委授权,通常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或部分经济强市具备相应权限。企业应先咨询当地发改委确认是否可受理。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ODI项目可以在市级备案,但需满足投资主体属地、金额、行业等条件,并确认当地发改委是否具有备案权限。建议企业在办理前向当地发改、商务等部门咨询,确保合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