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车用8公斤灭火器塑料箱

危化品运输车辆配备灭火器是保障运输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和标准(如《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和GB 35181-2017《危险货物道路运输规则》),危化品车必须随车配备符合要求的灭火器材。

通常情况下,危化品运输车辆需配备不少于2具4公斤以上的干粉灭火器,或总容量不低于8公斤的灭火设备。因此,“8公斤灭火器”可理解为两具4公斤灭火器,或一具8公斤干粉灭火器。为便于固定、防震、防尘及快速取用,这些灭火器常安装在专用的塑料箱内。

危化品车用8公斤灭火器塑料箱一般具备以下特点:

  1. 材质坚固:采用高抗冲击工程塑料(如聚丙烯PP或ABS),耐腐蚀、耐高低温,适应各种恶劣气候条件。
  2. 结构合理:箱体设计符合灭火器尺寸,内部有固定卡槽,防止车辆行驶中晃动磨损;箱盖密封性好,防尘防水,部分型号带透明视窗,便于检查。
  3. 安装便捷:配有金属或高强度塑料支架,可牢固安装在车辆外侧或驾驶室附近,确保取用迅速。
  4. 标识清晰:箱体印有“灭火器”字样及反光标识,夜间或紧急情况下易于识别。
  5. 合规性:符合交通管理部门对危化品车辆消防设备配置的检查要求,部分产品通过相关认证。

需要注意的是,塑料箱仅为存放和保护装置,灭火器本身必须定期检查、维护,确保压力正常、未过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同时,驾驶员应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以应对突发火情。

综上,危化品车配备8公斤灭火器及其专用塑料箱,是落实消防安全、保障运输安全的重要环节,应严格按照标准配置并定期维护。

“危化品车用8公斤灭火器塑料箱”相关资讯
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与警示
本文围绕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事故展开,首先阐述了此类事故的严重性,继而深入解析火灾发生的三要素原理,并系统介绍了静电消除、防爆电器使用及灭火器材配置等预防措施。最后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旨在提升相关行业对危化品安全管理的重视。
危化品火灾如何扑救?
本文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扑救方法,包括灭火剂的选择依据、扑救策略及关键注意事项。内容涵盖可燃液体、可燃气体、易燃固体、遇水反应物质等常见危化品类别的火灾应对措施,旨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科学、系统的应急处置指导。
厨房油锅起火切勿用水扑救:科学应对与家庭防火知识全解析
本文通过真实厨房火灾场景导入,深入剖析油类火灾为何不能用水扑灭的科学原理,系统讲解正确的应急处置方式如盖锅盖、使用灭火毯等,并延伸介绍家庭厨房常见可燃物的分类与管理建议,全面提升公众火灾应对能力与安全意识。
逆火而行的守护者:消防员处置化学品泄漏的防护装备解析
在处置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时,消防员依赖专业防护装备保障生命安全。本文从消防员穿戴的防护装备切入,深入解析A级与B级防护服的区别及适用场景,探讨空气呼吸器与侦检仪器在救援中的关键作用,致敬这些在危难中逆火而行、用专业守护公众安全的无名英雄。
危险化学品在汽车保养中的应用与安全管理
本文详细介绍了危险化学品在汽车保养中的应用,包括防冻液和电池酸液等常见化学品的使用场景、操作规范及储存要求。同时,文章还分析了不当处理这些化学品可能带来的环境危害,并强调了规范操作在保障安全与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危化品分类:1.3易燃气溶胶
在危化品分类中,1.3易燃气溶胶是指含有易燃成分的气溶胶产品,这类产品因具有易燃特性,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存在较高的火灾和爆炸风险。以下是对易燃气溶胶的详细解释:一、定义与特性定义:易燃气溶胶是指那些含有易燃成分(如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或易燃气体)的气溶胶喷雾罐。这些气溶胶喷雾罐通常由金属、玻璃或塑料制成,内装强制压缩、液化或溶解的气体,并配有释放装置,可使所装物质喷射出来,形成在气体中悬浮的固
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安全与合法的‘驾驶执照’
本文通过将危化品经营许可证类比为机动车驾驶执照,深入阐述其在安全管理与合法经营中的核心作用。文章指出,如同驾驶机动车必须持有驾照,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也必须依法取得许可证。无证经营危化品不仅严重威胁公共安全,还构成违法行为,其后果堪比无证驾驶。最终强调,许可证是实现安全运营与合法合规的双重保障。
家庭存放汽油隐患重重:一次火灾背后的警示与科学应对
本文通过一起因家庭车库存放汽油引发火灾的真实情境,深入剖析家庭中易燃液体存放的常见误区,系统讲解汽油等危险品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潜在风险,并提出科学的安全替代方案与临时储存规范。文章强调不在生活区存放危险品的重要性,倡导防患于未然的安全理念,提升公众对家庭安全隐患的认知与应对能力。
守护生命的第一道防线:新员工化学品安全培训中的MSDS核心知识
本文以新员工入职培训中的化学品问答环节为背景,系统讲解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定义、结构与核心功能,重点阐述如何快速提取急救、灭火和泄漏处理等关键安全信息,并强调MSDS作为每位化学品接触者的‘护身符’在实际工作中的不可替代作用。
警惕吸附材料的潜在风险:从冰箱除味剂到活性炭的安全使用指南
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的吸附材料如活性炭,虽能有效去除异味和有害气体,但若使用不当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本文从冰箱除味剂放置错误引出话题,深入剖析活性炭吸附后可能释放污染物、遇高温自燃等风险,并提出定期更换、密封丢弃、远离热源等科学应对措施,提升公众对吸附材料安全使用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