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境外投资备案什么时候开始
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备案制度在中国的正式实施始于2004年,但真正形成较为完善的备案与核准相结合的管理体系是在2014年之后。
2004年,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境外投资外汇管理规定》,初步建立了境外投资的外汇管理框架,企业境外投资需经外汇管理部门审批。此后,随着“走出去”战略的推进,相关政策逐步简化。
真正的制度性转变发生在2014年。当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发布《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第9号令),明确对境外投资项目实行“核准为主、备案为辅”的分类管理。2017年,发改委进一步修订为《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第11号令),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正式确立“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管理模式,大幅简化了非敏感类项目的审批流程。
同时,商务部门也同步推进备案改革。2014年起,商务部推行境外投资备案制,企业通过“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在线办理ODI备案,仅对涉及敏感国家、行业或金额较大的项目实行核准制。
因此,可以说ODI境外投资备案制度在2014年全面启动并逐步规范化,2018年随着发改委11号令的实施进一步完善。目前,企业进行境外投资需同时取得商务部门的《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发改部门的备案或核准文件,以及银行外汇登记(外管ODI登记),方可完成资金出境。
总之,ODI备案制度自2014年起全面推行,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便利企业“走出去”的重要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