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备案级别
ODI(Outbound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备案是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时必须履行的一项行政审批程序,其备案级别主要根据投资金额、投资行业、投资目的地等因素划分为不同层级,由不同级别的主管部门审批或备案。
目前,ODI备案主要分为三个级别: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改委)、省级发展改革委、以及企业自主备案(部分情形下适用)。
-
国家发改委备案/核准
对于敏感类项目(包括涉及敏感国家和地区、敏感行业的投资),无论投资金额大小,均需报国家发改委核准。此外,非敏感类项目中,中方投资额在3亿美元及以上的,也需由国家发改委备案。若项目涉及重大基础设施、能源资源、高新技术等战略性领域,即使金额未达标准,也可能被要求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 -
省级发展改革委备案
非敏感类项目中,中方投资额在3亿美元以下的,由企业注册地所在的省级发展改革委(如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委)负责备案。这是大多数企业ODI备案的主要层级,流程相对简化,审批周期较短。 -
商务部及地方商务部门备案
除发改委系统外,ODI还需在商务部门备案。中央企业由商务部备案,地方企业则由注册地省级商务主管部门备案。该环节通常与发改委备案并行办理。 -
外汇登记(银行端)
完成发改委和商务部门备案后,企业需向外汇管理局申请外汇登记,通过银行办理资金汇出。银行会审核企业提供的ODI备案文件,确保合规。
总体而言,ODI备案级别主要依据“属地管理”和“分级审批”原则。企业应根据投资规模、行业属性和目的地,确定对应的备案层级,提前准备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协议、董事会决议等材料,确保合规推进境外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