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备案依据
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备案是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时必须履行的合规程序,其主要依据包括以下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
-
《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1号,2018年施行)
这是目前ODI备案的核心法规。该办法明确了境外投资的定义、管理方式(备案、核准)、审批权限划分及监管要求。根据投资主体、投资目的地、行业和金额不同,实行核准或备案管理。例如,涉及敏感国家、地区或行业的投资需国家发改委核准,其他多数项目实行备案管理。 -
《境外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办法》(已废止,被第11号令替代)
原为ODI管理依据,2018年后被《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取代。 -
商务部《对外直接投资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14年第3号)
商务部负责对外投资的备案或核准,企业需通过“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进行ODI备案,取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 -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进一步简化和改进直接投资外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5〕13号)
取消外汇登记前置审批,实行“银行办理、事后报告”制度。企业凭发改委和商务部门的备案/核准文件,到银行办理外汇登记及资金汇出。 -
国务院及相关部门政策文件
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 商务部 人民银行 外汇局关于进一步引导和规范境外投资方向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17〕74号),明确鼓励、限制、禁止三类境外投资方向,强化对非理性投资的监管。 -
地方发改委和商务部门实施细则
各地根据国家政策制定具体操作流程,企业需向注册地省级主管部门申报。
综上,ODI备案需同时满足发改委立项、商务部门备案、外汇登记三大环节,形成“三重备案”机制。企业应依法合规履行程序,确保境外投资合法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