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备案架构
ODI备案(境外直接投资备案)是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时必须履行的合规程序,主要由商务部、发改委和外汇管理局三部门协同管理。其核心架构包括以下三部分:
-
商务部备案/核准
企业需向所在地商务部门(省级或国家级)申请《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根据投资金额和敏感行业/地区,实行备案或核准制。一般非敏感类项目实行备案制,敏感行业(如能源、矿产、媒体等)或投资金额较大的项目需商务部核准。 -
发改委备案/核准
企业需向国家或地方发改委提交项目信息。根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11号令),投资金额超过3亿美元或涉及敏感行业的项目需国家发改委核准,其余一般项目由省级发改委备案。企业需提交项目申请报告、投资协议、资金来源证明等材料。 -
外汇登记(银行ODI外汇登记)
完成前两步后,企业需通过银行办理外汇登记,取得《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登记凭证》。银行依据商务和发改的批文,为企业开立境外投资专用账户,监管资金汇出。未完成ODI备案的企业无法合法将资金汇出境外。
补充要点:
- 投资主体需为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个人不能直接办理ODI。
- 备案材料需真实、完整,包括投资目的、资金来源、股权结构、可行性分析等。
- 若设立多层境外子公司,需逐级申报,明确最终投资标的。
- ODI备案有效期通常为两年,逾期需重新申请。
整体架构体现“事前备案、事中监管、事后报告”的监管逻辑,确保境外投资合法合规,防范资本外逃风险。企业应提前规划,确保三部门审批衔接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