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备案国家
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备案是中国企业或个人在进行境外投资时,需向中国政府相关部门申请备案或核准的制度。该制度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商务部(MOFCOM)以及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共同监管。ODI备案并非针对特定“备案国家”,而是适用于中国企业投资的所有境外国家和地区,但根据投资目的地、行业、金额等因素,审批或备案流程有所不同。
目前,中国对ODI实行分类管理,主要依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1号)和《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等法规。所有境外投资目的地原则上均需备案或核准,但以下几类情况受到特别关注:
-
敏感国家和地区:包括未建交国家、受联合国制裁国家、恐怖主义高发地区等。投资此类地区通常需经过严格核准,甚至可能被限制。例如:朝鲜、伊朗、叙利亚、克里米亚地区等。
-
敏感行业:如军工、能源、矿产、电信、媒体、房地产、酒店、娱乐业等。投资这些行业,无论目的地国家,都可能面临更严格的审查。
-
投资金额:
- 中方投资额在3亿美元以下的非敏感项目,一般由省级发改委和商务部门备案;
- 3亿美元以上的非敏感项目,需报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备案;
- 敏感国家或行业的投资,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核准。
-
重点鼓励方向:国家鼓励企业投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地区,支持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绿色环保、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
总之,ODI备案适用于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不存在“指定备案国家”名单。企业应根据投资目的地是否属于敏感国家、行业及投资规模,判断适用备案或核准程序,并依法履行相关手续。建议在投资前咨询专业机构或主管部门,确保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