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备案范围
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备案是指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在向境外投资时,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向商务、发改、外汇管理等部门履行备案或核准手续的制度。其主要目的是规范跨境资本流动,防范风险,服务国家宏观经济政策。
ODI备案的适用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
投资主体:适用于在中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通过新设、并购、参股等方式在境外拥有非金融企业或取得既有企业控制权。个人对外投资目前不纳入ODI管理范畴,但通过境内企业间接投资需遵守相关规定。
-
投资形式:包括新设境外企业、并购境外企业股权或资产、增资已有境外子公司、提供贷款或担保等构成实质对外投资的行为。
-
投资领域:原则上鼓励符合国家战略、带动优势产能输出、促进技术升级的投资。限制或禁止类项目包括:房地产、酒店、影城、娱乐业、体育俱乐部等非主业大额投资,以及涉及敏感国家、地区和行业的投资。
-
金额标准:根据投资金额和敏感程度,实行备案与核准分级管理。一般而言,中央管理企业及地方企业投资非敏感类项目,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以下由省级商务部门备案;3亿美元以上报商务部备案;涉及敏感国家或行业则需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核准。
-
地域范围:涵盖中国内地企业对港澳台地区的投资,也需履行ODI程序。投资目的地不局限于“一带一路”国家,但政策上予以重点支持。
-
资金来源:无论使用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或发行债券募集资金,均需纳入ODI监管,确保资金合规出境。
需要注意的是,未按规定办理ODI备案的企业,可能无法完成外汇登记、资金汇出,且在境外投资权益保障、税收抵免等方面将面临障碍。
总之,ODI备案适用于境内企业以各种方式对境外非金融企业进行的实质性投资,需根据项目性质、规模、目的地等履行相应审批或备案程序,确保合规出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