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发改备案
“ODI发改备案”是指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在进行境外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简称ODI)时,需向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简称“发改委”)履行的投资项目备案或核准程序。
根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1号,2018年施行),所有境外投资活动均需在发改委进行事前管理,分为“备案”和“核准”两类,具体适用标准如下:
-
备案管理:适用于投资主体在非敏感国家、非敏感行业开展的中方投资额在3亿美元以下的项目。此类项目由省级发改委备案(中央企业由国家发改委备案)。
-
核准管理:适用于投资主体在敏感国家或敏感行业开展的项目,或中方投资额3亿美元及以上的非敏感项目。此类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核准。
敏感行业包括:武器装备、跨境水资源、新闻传媒、跨境运输等;敏感国家指与我国未建交、发生战争或动乱的国家。
备案流程:
- 登录“全国境外投资管理和服务网络系统”注册并填报项目信息;
- 提交备案申请表、投资主体营业执照、项目可行性报告、投资协议等材料;
- 发改委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备案,出具《项目备案通知书》。
注意事项:
- ODI发改备案是境外投资合规的必要环节,未备案可能导致外汇汇出受阻、后续资金无法出境;
- 备案后需在项目完成之日起20个工作日内提交完成情况报告;
- 若项目内容发生重大变更(如投资主体、金额、地点变更),需重新备案或申请变更。
此外,ODI还需完成商务部对外投资备案(或核准)及外汇登记(银行ODI登记),三者缺一不可。
总之,ODI发改备案是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合规步骤,企业应提前规划,确保材料真实、投资用途合规,避免因程序缺失影响项目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