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备案(外商投资备案)与ODI备案(境外投资备案)是中国在跨境投资管理中的两种不同制度,分别适用于外资进入中国和中资企业对外投资的情形,主要区别如下:
-
投资方向不同
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外商直接投资)备案是指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企业或投资项目时,依法向中国商务主管部门进行备案或审批的程序,属于“引进来”;
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备案则是指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在境外设立企业或投资项目,需向中国发改委、商务部门及外汇管理局备案或核准,属于“走出去”。 -
监管机构不同
FDI备案主要由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负责,部分地区实行负面清单管理,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可实行备案制而非审批制;
ODI备案涉及多个部门:发改委负责项目核准或备案,商务部门负责企业境外投资资格审查,外汇管理局负责外汇登记及资金汇出监管。 -
适用对象不同
FDI适用于外国企业、个人或机构在中国境内投资设立合资、独资或合作企业;
ODI适用于中国境内的企业或自然人,在境外(含港澳台)以新设、并购、参股等方式进行投资。 -
政策导向不同
FDI政策旨在吸引外资、优化产业结构,近年来中国不断缩减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扩大开放领域;
ODI政策则强调规范资本外流、防范风险,对敏感国家、行业(如房地产、娱乐、体育俱乐部等)实行严格审查或限制。 -
备案流程与要求不同
FDI备案通常较简便,尤其在自贸区或负面清单外领域,可快速完成;
ODI备案流程更复杂,需提交可行性报告、资金来源说明、境外项目合同等材料,且需完成发改、商务、外汇三重手续。 -
资金流向不同
FDI是外资流入中国,资金进入境内;
ODI是中资流出境外,涉及外汇审批和资金汇出管理。
总结:FDI备案服务于外资进入中国,强调便利化与开放;ODI备案服务于中国企业出海,强调合规与风险管控。两者方向相反,监管逻辑和流程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