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odi备案登记
央企ODI(境外直接投资)备案登记是指中央企业开展境外投资活动时,依法向相关主管部门履行备案或核准手续的制度。根据中国现行规定,央企ODI备案登记主要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和商务部(以及地方商务部门)共同管理,实行“发改委+商务部门”双备案(或核准)制度。
一、适用范围
央企ODI适用于中央企业及其控股子公司在境外设立企业、并购、增资、股权置换等非金融类境外投资行为。若涉及敏感国家、地区或行业(如军工、能源、电信等),可能需履行核准程序而非备案。
二、主管部门及职责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对境外投资项目进行宏观管理。投资金额超过一定限额(如3亿美元以上)或涉及敏感领域的项目需由国家发改委核准;其他项目可实行备案管理。
- 商务部或省级商务主管部门:负责企业境外投资的商务审批或备案,核发《企业境外投资证书》。
- 外汇管理局:负责外汇登记及资金汇出管理,企业需凭备案/核准文件办理外汇登记(ODI外汇登记)。
三、备案流程
- 发改委备案/核准:央企向国家发改委提交项目信息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协议等材料,获取《境外投资项目备案通知书》或核准文件。
- 商务部门备案:向商务部或属地商务厅提交企业营业执照、投资决议、发改委文件等,取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
- 外汇登记:凭上述文件到银行或外汇管理局办理外汇登记,完成资金出境手续。
四、注意事项
- 央企需遵循《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1号)和《对外投资备案(核准)报告实施办法》等规定。
- 投资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境外投资政策和“一带一路”战略导向。
- 需履行信息报告义务,定期报送境外投资情况。
- 涉及国有资产的,还需遵守国资委关于境外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
总之,央企ODI备案登记是合规开展境外投资的关键环节,企业应提前规划、准备材料,并与主管部门充分沟通,确保流程合法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