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是指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在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前提下,以货币、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投资境外企业或项目的行为。ODI备案是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关键合规步骤,主要由商务部、发改委和外汇管理局三部门监管。
37号文备案,全称为《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4〕37号),是针对境内居民(含境内自然人和机构)通过设立或控制境外特殊目的公司(SPV)进行境外投融资,并计划将资金返程投资回境内的外汇管理规定。
两者主要区别如下:
-
主体不同:
ODI适用于境内企业对外投资,主体为企业;37号文备案则主要针对境内个人(如创始人、高管)通过境外架构进行投资,尤其是红筹架构搭建过程中的自然人股东。 -
监管重点不同:
ODI关注的是资金合规出境及境外投资项目的合法性;37号文则聚焦于“返程投资”中的外汇登记,防止逃避外汇监管和非法资金外流。 -
备案部门不同:
ODI需向商务部门办理《企业境外投资证书》,向发改委报备/核准项目,再在银行办理外汇登记;37号文登记则由境内居民向其户籍或主要资产所在地的银行申请,完成个人外汇登记(通常称为“个人37号文登记”)。 -
应用场景不同:
ODI常见于企业并购、设立海外子公司等;37号文多用于VIE架构搭建、境外上市前的股权重组等,尤其适用于拟在境外上市的中资企业。
未按规定办理37号文登记,境内居民可能面临外汇处罚,且后续资金无法合规汇回。而未完成ODI备案则可能导致资金无法出境,或被认定为违规对外投资。
简言之,ODI是企业“走出去”的正规通道,37号文是个人参与境外投融资并返程投资的外汇合规前提。企业在进行跨境投资时,应根据投资主体和结构,同步考虑ODI与37号文登记,确保全流程合法合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