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号文备案和odi备案的区别
37号文备案与ODI备案是中国境内居民或企业进行境外投资时涉及的两种不同监管程序,分别由不同监管部门主导,适用对象和目的也不同。
一、定义与政策依据
- 37号文备案:指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关于境内居民通过特殊目的公司境外投融资及返程投资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汇发〔2014〕37号),简称“37号文”。主要规范境内居民以境外设立或控制的特殊目的公司(SPV)进行投融资,并涉及返程投资时的外汇登记。
- ODI备案:即“境外直接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备案,依据《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商务部令2014年第3号)及发改委、外汇局相关文件,适用于境内企业对境外非金融类企业的直接投资,需经商务、发改和外汇部门审批或备案。
二、适用对象不同
- 37号文备案:主要针对境内个人居民(如创始人、高管、员工)通过境外SPV持股、融资或实现红筹架构时的外汇登记。例如,VIE架构下的创始人设立BVI公司赴境外上市前需办理37号文登记。
- ODI备案:适用于境内企业法人对境外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购、设立子公司等直接投资行为,主体为企业。
三、监管目的与内容
- 37号文备案:核心是个人外汇合规监管,防止境内居民通过离岸公司规避外汇管制,确保跨境资金流动可追溯。登记内容包括SPV设立、股权变动、返程投资等。
- ODI备案:强调对外投资真实性与合规性审查,涵盖投资目的、资金来源、项目可行性等,由商务部、发改委和银行系统协同管理,实现“备案/核准—资金汇出—后续监管”全流程控制。
四、办理流程与部门
- 37号文备案:由境内居民个人向其户籍或经常居住地的外汇管理局或指定银行提交材料,办理初始登记或变更登记。
- ODI备案:企业需先取得发改委的项目备案/核准,再向商务部门申请企业境外投资证书,最后在银行办理外汇登记。
五、法律后果
未办理37号文登记,可能导致个人无法合规汇出投资资金或分红回流;未完成ODI备案,企业无法合法汇出投资款,且可能面临处罚。
总结:37号文聚焦个人境外投融资的外汇登记,ODI备案针对企业境外直接投资的全流程监管,两者互补,共同构成中国跨境资本流动的重要合规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