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或者fdi备案
ODI(对外直接投资)和FDI(外商直接投资)备案是中国跨境投资管理的重要制度,分别适用于境内企业对外投资和境外企业对华投资。
ODI备案:指中国境内企业或个人在境外进行直接投资(如设立公司、并购、增资等)时,需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备案或核准。主要涉及三个部门:
- 发改委:根据投资规模和行业,实行备案或核准。一般地方企业投资3亿美元以下项目由省级发改委备案,超过3亿美元或涉及敏感行业/国家需国家发改委核准。
- 商务部门:通过“商务部业务系统统一平台”进行备案,取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非敏感类项目通常实行备案制,敏感类需核准。
- 外汇管理局:完成ODI备案后,需办理外汇登记(ODI外汇登记),以便合法汇出资金。银行凭备案文件办理购汇和汇款。
ODI备案是资金出境的合规前提,未备案可能导致资金无法汇出或后续税务、审计风险。
FDI备案:指外国投资者在中国境内设立企业或增资等投资行为,需向中国主管部门备案。根据《外商投资法》,中国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
- 商务部门:外商投资企业设立或变更,除负面清单内行业需核准外,其余实行备案管理。通过“外商投资信息报告系统”提交信息,取代原有审批/备案流程。
- 市场监管部门:完成商事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 外汇登记:外商投资企业需在银行或外汇局办理外汇登记,开立资本金账户,用于接收境外投资款。
自2020年《外商投资法》实施后,FDI备案大幅简化,多数行业实现“即报即备”,提升投资便利化。
总结:ODI适用于中国企业“走出去”,需发改委、商务、外汇三部门协同备案;FDI适用于外资“引进来”,以信息报告制为主,负面清单外基本自由进入。两者均为跨境资本流动的合规关键步骤,企业应依法履行程序,防范法律与资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