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备案是属地么
ODI备案(境外投资备案)不属于“属地管理”的简单范畴,而是实行“属地申报、分级管理”的原则。
具体来说,中国企业进行境外投资(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 ODI),需向相关主管部门备案或核准,主要涉及两个部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和商务部门(商务部或地方商务厅/局)。虽然申报通常通过企业注册地的属地部门提交,但审批或备案权限根据投资金额、行业、目的地等因素,分为不同层级。
-
属地申报:企业一般通过其注册地的省级或市级发改委、商务部门提交ODI备案申请。例如,注册在北京朝阳区的企业,需先通过北京市发改委和北京市商务局申报。因此,在程序上具有“属地”特征。
-
分级管理:
- 发改委系统:投资额在3亿美元以上的非敏感类项目,需报国家发改委备案;3亿美元以下的由省级发改委备案。涉及敏感国家、地区或行业(如军工、媒体等),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国家发改委核准。
- 商务部门:中央企业由商务部备案;地方企业中,若投资金额在3亿美元以上,由商务部备案;3亿美元以下由省级商务部门备案。
-
外汇登记:完成ODI备案后,还需在银行办理外汇登记(ODI外汇登记),该环节也通常由企业注册地银行办理,进一步体现属地操作特点。
综上,ODI备案虽以企业注册地为申报入口(体现属地性),但实际审批权限由国家和地方分级掌握,并非完全由属地决定。因此,不能简单定义为“属地备案”,而是“属地申报、分级审批”的管理模式。企业在办理时应根据自身注册地、投资规模和行业属性,准确判断申报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