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di登记备案什么负责
ODI(Overseas Direct Investment,境外直接投资)登记备案由中国相关政府部门负责,主要涉及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外管局)三个部门,各自承担不同职责。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委)
负责境外投资项目的核准或备案。根据《企业境外投资管理办法》(国家发改委令第11号),投资主体在开展境外投资前,需向发改委申请项目核准或备案。敏感类项目(如涉及敏感国家、地区或行业)需核准,非敏感类项目实行备案管理。地方企业向省级发改委申请,中央企业直接向国家发改委申请。 -
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
负责境外投资企业的设立及投资行为的备案或核准。企业需通过商务部“境外投资管理系统”提交材料,获得《企业境外投资证书》。非敏感类投资实行备案制,敏感类需商务部核准。该证书是后续外汇登记和资金汇出的重要依据。 -
国家外汇管理局(外管局)及地方分支机构
负责外汇登记与资金汇出管理。企业取得发改委和商务部门的审批/备案文件后,需在银行办理ODI外汇登记,开立境外投资专用账户,并依据登记情况汇出投资资金。外管局监督资金用途,防止违规跨境流动。
此外,若涉及国有企业、金融类投资或特殊行业(如能源、矿产、文化等),可能还需行业主管部门审批。
总结:ODI登记备案实行“三部联动”机制——发改委管项目、商务部管企业、外管局管资金。企业需依次完成发改委备案/核准、商务部门备案/核准、外管局外汇登记,方可合法开展境外投资并汇出资金。各地具体操作可能略有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属地主管部门或专业机构。整个流程强调合规性,确保对外投资健康有序发展。